潘垒
潘垒

0人喜欢

  • 国家或地区中国台湾

潘垒简介

人物生平

潘垒是台湾五〇年代到七〇年代最有创意的文艺作家和电影导演,但是近三十多年来,无论文坛和影坛都很少人再提到潘垒,只有前几年《文讯》杂志出版五〇年代台湾文艺杂志专辑,请笔者写了一篇当年很受好评的《<宝岛文艺>和潘垒》,因受篇幅限制,只能简略的介绍《宝岛文艺》和潘垒办杂志的创意和苦心。对他写的小说连续三年三年得中华文艺奖的突出成就和电影导演的创意,都未涉及。

1949年10月1日潘垒创办的《宝岛文艺》十六开本,是五〇年代初期唯一大型文艺刊物。到五〇年代后半,十六开本的大型文艺刊物才略有增多。该刊无论内容和封面设计都很考究。当时文艺刊物中少见,以第三年第2期的目录为例,作者有葛贤宁、王怡之、李辰冬、张秀亚、蓝婉秋、纪弦、刘心皇、达石、童锺晋、季薇。除这期之外,第三年的作者还有王蓝、赵友培、高莫野、钟雷、杨念慈、艾雯、陈其茂、徐锺佩、王书川、邓禹平、朱西宁、徐訏、屋若、公孙燕……都是当时台湾文坛响咚咚的名作家。

由于潘垒创办这样大型刊物是独资,委托上海书报社发行,不结账,既无发行收入,又无广告支持,《宝岛文艺》创刊号出版后就难以为继,号称月刊,实际等于季刊,第三年1月才出第4期,但是很多读者要补买第1期,已买不到,不得已登报征求割爱。可见兹刊销路不错,只是发行不上轨道,第三年情况稍微稳定,十二个月出版六期,但杂志卖完书报社仍不结账,三年无分文收入,潘垒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只得关门。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宝岛文艺》的创刊,次年才有《野风》、《半月文艺》、《文艺创作》等相继而起,带动了台湾文艺杂志的兴起。

1952年,正当潘垒在台湾的出版著作和所编文艺杂志都小有成就之际,忽然放弃编务和写作,自动请缨,追随李弥将军,在中泰缅边区三角地带打游击,其后因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抗议而撤退返台。潘垒早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在十万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发起之前,就已经在云南昆明参加中国驻印军,派赴印度。在他的小说《上等兵》有详细叙述。这次再赴战场,可能是想再度亲身体验战争的写作题材。

1954年,潘垒的新创作战争小说《血渡》出版后,中影总经理李叶看中很喜欢,买下《血渡》的电影版权,并请潘垒进中影编导组当编审。该小说《血渡》,联经出版社再版时改名《地狱之南》,在书讯中有如下的介绍:“作者以电影上处理场景的技巧,来塑造萧瑟逃离人间地狱的无数高潮,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到无比的压力,直至故事结束,才能全松弛。这是一部风格极为特殊的作品。”

该书拍成电影改名为《夜尽天明》,由潘垒自己编剧,王方曙、田琛联合导演。

潘垒影视作品

全部(0) >